公司新闻

需求不足?猪肉价格到底反映了什么?

无论是从全年社零数据表现还是屠宰企业鲜销量水平来看,2023年的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猪肉消费可以说是近五年以来表现最好的一年,但对价格仍难以形成正向的偏多反馈。当然我们可以归结为生猪供应端增量水平较大影响,但2023年,在排除人的疫情防控因素且生猪产能开始去化的前提下,在出栏同比增长整体弱于需求同比增长的背景下,在交易体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的情况下,价格至少应该是好于上年水平的。但事实恰恰相反,全年价格非但没有同比增长,甚至形成了全面转弱的态势。尤其是在2023年10月以来非瘟疫情逐步加重的情况下,供给端甚至没有给出在季节性强需求预期下的价格应有水平,反而是继续开始下跌。

所以说,实际终端消费的现实表现与猪肉需求预期之间的分歧在2023年可能仍持续被放大,也就进而变成了终端消费体感与价格表现相比并不匹配的现状。而说到猪肉需求预期,今年在经济周期整体处于底部的情况下,偏终端环节的隐形库存部分以及其滞后期的问题,可能成为了制造预期与现实分歧的最大疑点。

从大的视角来说,猪肉消费受到新冠疫情影响,线下户外场景的持续缺失或拉长了猪肉的累库周期,持续结转叠加生猪出栏规模的不断增大,不仅超越了去年的猪肉供给能力,部分季节甚至也覆盖了今年的增量需求。根据卓创资讯2023年末调研统计,猪肉向下游流通的过程中,流向餐饮酒店部分的占比超18%;另外,从国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来看,总体消费收入中,有11%的营收属于餐饮部分(规模以上的餐饮企业统计数据),如果考虑到中小型餐饮公司以及终端小餐馆夫妻店等场景,猪肉在线下户外场景的消费占比或也与卓创资讯调研水平相差无几。而这18%所代表的或许正是不同于屠宰企业冻品库存的那部分隐性库存,2023年以来,这部分隐形库存的不断去化,或成为了影响全年市场预期与现实分歧的首要矛盾。(理论库销比基于理论猪肉供应和理论需求测算,代表了除屠宰企业冻品库存以外的全社会猪肉库存变化水平)

如何看待2024年的猪肉市场

目前普遍的市场共识是2024年在能繁母猪产能去化和淘汰周期临近的背景下,生猪出栏水平或较2023年有所减少,而至于能否驱动价格方向由跌转涨,目前还有最后一个能够验证逻辑的关键时间节点,即春节前1月中下旬的节前行情。如果往回看,12月冬至行情前的大范围降温和需求增长也难抵出栏增量压力,可以说,全年最好的需求也并没有给出更高的猪肉价格支撑。那么这或许也意味着终端的隐形库存仍有继续下降的可能,也就会进一步使屠宰企业冻品主动去库节奏继续面临来自终端的压力。最后再进一步放大至产业视角,本轮自2020年以来的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周期持续探底,在微观产业联动上或也限制了猪肉市场的整体去库节奏。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联系人:张先生

手 机:

电 话:

邮 箱:

地 址: